本报讯(记者 曹政)近日,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孵化器启动,将为初创型、成长型的机器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按照规划,本市在南边的亦庄、北边的昌平各建设一个机器人产业园。其中,亦庄的机器人产业园进展较快,已经迎来多家企业入驻;昌平机器人产业园也已在今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这次启动的孵化器将积极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各环节服务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孵化器运营方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李泽众介绍,孵化器以智能机器人及产业链上下游初创型、成长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路演、投融资、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服务,计划三年将孵化面积扩充到9000平方米。
“孵化器作为服务大众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聚宝盆’,我们将与机器人园区一起,为机器人初创团队提供一揽子专业服务,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获悉,目前孵化器团队正与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合作,在园区建设检验检测中心。按照规划,今年10月底前将建成机器人电磁兼容测试实验室和人形机器人测试实验室,后续还将建设机器人智能化实验室,具备机器人感知、认知、决策、执行、交互测试能力;此外,还将陆续布局性能和安全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和功能安全实验室。
灵足时代创始人邵元欣期待在孵化器中获得更好成长,这家企业是探索电机动力革新的企业,虽然落地亦庄没多久,但已成功推出2款产品。首款产品一体化高性能准直驱关节模组已经拿到超万台订单。
孵化器启动当天,灵足时代等4家企业签约入驻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孵化器,这些企业业务涵盖了机器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多个环节。
当前,北京经开区正在加速机器人产业集聚,促进技术交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截至2023年底,经开区已集聚了百余家机器人企业,涵盖以小米、优必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以和华瑞博、长木谷为代表的医疗健康机器人和以安川、京仪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等细分产业领域,产值规模近百亿元,占全市机器人产业的50%,基本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
(责编:池梦蕊、高星)
参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