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乡村振兴 首页>>资讯中心>>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网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组织实施、支持性政策和保障性措施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向新华网就“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实施要点做进一步解读。

  新华网:《通知》提出,以村为单位,以村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收益共享为目的,建立产权清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使风电发展更多惠及农村农民,赋能乡村振兴。这与以往的新能源项目有很大区别,应该如何理解这项政策安排?

  秦海岩:从当前农村发展的状况看,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经济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难度很大,一部分地区缺少有效的抓手。根据《中国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2022年)》的最新数据,全国行政村共计约54.5万个,其中经营性收益10万元及以下的行政村占比约60%,5万元及以下的占比40%,没有任何经营性收益的行政村占比22.21%。即使在较为富裕的江浙等地,20万元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个“门槛”。浙江省在2020年底印发的《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基本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底,全省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0%以上。按照中东南部各地风资源情况测算,1台5兆瓦风电机组每年可以与村集体分享红利在5-10万之间, 4台机组(按照《通知》中提到的20兆瓦计算)就能达到20-40万元。由此可见,风电能够快速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并形成长达20年的稳定增长来源,是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让闲置的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路径。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需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通过创新开发利用模式,用市场化方式推动村企合作,将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收入,希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与解决村集体的收入问题挂钩,是“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区别于其他普通能源项目的主要特征。可以这样理解,“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是能源主管部门与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调推进的、为村集体经济培育“造血”功能的能源支农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地村集体参与开发建设“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加紧提出总体方案,各地市要尽快编制细化实施方案,为村企合作推进项目开发建设提供具体指导。

  新华网:各类投资主体非常关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的并网接入问题,也有企业担心农村地区负荷小,电力消费能力有限,导致项目并网接入困难。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秦海岩:并网接入问题是风电项目开发过程中始终需要认真评估的关键要素和挑战,驭风行动项目也不例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处于网架末端,电网现有接入条件相对较差,用电负荷普遍较小。正是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文件中并没有强调要按照分散式项目进行建设和管理,而是引导企业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并网方式。

  首先,驭风行动项目可以因地制宜确定规模和并网方案,根据当地电力网架结构情况选择在合理的电压等级接入。“因地制宜”是《通知》中提出的首要基本原则,我理解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能建则建,不具备条件的不强建,不一窝蜂盲目上马;另一方面是宜建则建,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各项条件,不浪费资源,不错失机会。具体到并网接入问题上也是如此。如果根据当地风能、土地资源状况,适合较小规模项目,可以选择在110千伏(北方地区66千伏)及以下分散多点接入,尽量利用现有变电站、配电系统设施和通道资源,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及配电网改扩建工程接入电网。目前,各地有很多类似的探索,两三台机组按照分散式的方式接入电网,在用电侧进行消费。如果资源条件允许,确实可建设较大规模项目,而电网条件不匹配,则应该考虑建设升压站等设施,打捆并入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在更大范围内消费。目前,在河南、内蒙古等各种资源较好的地区,企业尝试整合打捆、集中并网的方式,有效覆盖附近更多的村镇,每个行政村平均有2到3台机组,这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发挥项目的规模效益,产生更多可供分配的利润,收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不应僵化地看待驭风行动项目的并网方案。驭风行动项目既可以按照分散式的管理办法来确定并网方案,也可以按照集中打捆的方式升压接入更高电压等级。也就是说,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应受限于之前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只能在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内消纳,不向110千伏的上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反送电等技术要求,而是因地制宜灵活确定接入方式。不人为设限,更不能因为多余的技术要求增加项目的非技术成本,这才真正体现了《通知》的精神,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其次,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使驭风行动项目生产的绿色电力以更直接的方式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国家应加速电力体制改革进程,推动驭风行动项目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通过“隔墙售电”等方式直供给附近用户,提升绿色电力本地消费能力,降低农村产业用能成本,实现《通知》中提出的与农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农村地区有无 “新增消纳能力”不是电网接入条件的依据。从推进农村能源革命的角度,提高绿电占比是驭风行动项目接入电网的首要考虑,在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过程中,各地应基于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消费的目标来安排驭风行动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并网接入。

  新华网: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人烟稠密,耕地和林草地较多,项目用地问题是否会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针对驭风行动项目用地问题,行业应注意哪些因素,希望国家在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与哪些支持?

  秦海岩:风能资源储量对风电开发利用来讲不构成天花板,主要的制约不是来自于“天上”,而是来自于“地上”,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客观上,土地资源不是风电开发建设用地的限制性因素,主要限制来自于规划计划指标控制等政策性因素。农村有大量的零散未利用土地。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国适宜风电建设开发的土地,主要是地形地貌高程合适的地区,扣除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区、蓄滞洪区等不可建设区域,还有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建设潜力空间。因此,在严格落实国家土地利用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是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的。

  在各种发电形式中,风电是最节地的发电技术。当前,风电普遍使用的是圆锥塔筒,其地下基础部分深埋至少2米,不会影响耕种,露出地面的承台部分占地不足100平方米。以目前市场主流的5兆瓦机型计算,开发1亿千瓦风电装机占地200万平方米,即3000亩,仅与两个百万千瓦火电厂相当。且各种新的节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比如被列入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的“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节地技术”。该结构底部采用4个小型基础,单个露出面积不足1.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只有6平方米。且塔架下面空间非常宽阔,可以行驶拖拉机与收割机,不影响机械化耕种。采用这种塔架技术,使用5兆瓦机组,开发1亿千瓦风电装机需用地12万平方米,即180亩,相当于十几个足球场的大小。

  安装风电机组对农业生产影响微乎其微。风电机组排布时会考虑尾流影响,一般按照4倍和6倍风轮直径的距离进行机组间隔布置。如果使用5兆瓦机组,机组间的行与列间隔分别为600米和900米,也就是风电装机的最高密度不能超过900亩地1台机组,相当于在两张乒乓球台上放一个乒乓球。这种排布密度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农田使用性质的情况下进行风电开发建设。此外,结合农业设施用地开发风电,还能一举多得。农业生产的设施用地通常包括机耕路、水泵房、灌溉沟渠、乡道等。可以采用不同的塔架基础形式,因地制宜利用这些农业设施用地,在不改变用途、不影响功能、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安装风电机组。如采用桁架式塔架基础,在机耕路、灌溉沟渠、乡道、水泵房等上方架空安装风电机组。

  新华网:在农村地区开发风电项目,对风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秦海岩:与西部沙戈荒项目不同,驭风行动项目的位置可能更加靠近“人间烟火”,为了让风电机组保持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不仅要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必要的安全测试与评估,还应该在设计中有额外的保护措施,实施中有完善的过程监督和记录,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体系:

  一是提升机组设计与配置要求,严防重大安全性事故。风力发电机组由复杂的结构、机械和电气系统组成。作为乡村风电机组严防包含叶片断裂、叶片覆冰后甩冰、扫塔以及倒塔失效等事故。为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针对长叶片机组突出存在的叶片、塔筒振动风险以及叶片-塔筒净空的设计,除了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监控及保护系统,如叶片振动及载荷监控及保护、塔架振动监控和保护、叶尖-塔筒最小距离监控及保护等,在发生异常状况时,能及时干预。此外,针对可能结冰的场址,还需要增加叶片覆冰识别、保护和快速除冰等设计,防止甩冰风险。

  二是提升环境友好性要求,将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因为风电机组邻近村庄等居住区,因此需要考虑机组运行时对乡村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白天风轮旋转时光影善变的影响,以及机组运行时的噪声影响。针对光影影响,在机组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并计算光影对周边建筑的影响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对机组进行光影控制。针对噪声影响,机组应采用低噪声叶片设计,并尽量避开(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并计算噪声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程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噪声控制。

  三是防止居民意外闯入造成的人员安全事故。乡村风电机组靠近生活区,为了防止电气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电气设备和线路附近应有醒目标识。标识应标明“警告”“双电源”“当心触电”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和高度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并对露天或者半露天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安全围栏。

  四是具备与当地条件匹配的电网适应性能力。乡村风电机组可能装备在电压等级较低的电网端或是局域微网内,适宜的电网友好性支撑能力,可以避免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从而利于驭风行动项目的顺利推广。

  要落实这些技术要求,为驭风行动项目提供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保障,行业应当建立“设计准入-制造安装-运行维护”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具体包括:

  (一)设备要求。适用于驭风行动的风电机组的专属性技术要求,应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加以规范,这方面的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对于行业尚在研究中的问题,要通过提高裕度、减少不确定性、加强试验验证、增加监测措施等手段加以防范。要特别重视与场址条件相结合的安全性评价。

  (二)制造安装质量把控。用于驭风行动的机组和关键部件,要逐一建立完善、可追溯的生产质量记录,在现有设备和工程监造基础上,加入双盲抽检机制,对于出现不规范环节的设备除了召回产品本身外,也要大幅抬高责任主体的违规成本。

  (三)运行维护定期检查与评价。驭风行动之内的项目的运行维护方法应当建立专门的执行标准,兼顾维护成本、可执行性和风险管理能力。机制上建立项目档案,统一保存标准规定的运行记录,并由专业机构定期对运行维护情况和机组状态加以抽检,并发布设备安全与性能评价报告,及时纠正维护管理上的问题,消除故障隐患。(刘佳)

【责任编辑:刘佳】                  参与投稿 
      
 
友情链接                                申请条件:PR值≥5 或 行业前三名        申请链接         更多》》
| 中国政府网 | | 中国经信部 | | 国家科技部 | | 国家民政部 | | 国家农业部 | | 国家商务部 | | 国家监察部 | | 中国基金会 | |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 |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 | 商业网点 | | 国资委 | | 国家乡村振兴局 | | 国家版权局 | | 中宣部 | | 互联网法院 | | 申请链接 |
建议投诉,直达工商局  
版权所有:蓝星数字生活 桂ICP备 2024033064号-1 
办公地址:广西东盟数字大厦 北京总部: 北京国际饭店8F
咨询电话: +86-18101112232 PPT下载
您是第 81010360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